善用空中科技  共筑公共安全
INEWS / 新闻中心
出击!合肥市“蜀山飞鹰”构建起平安防护网
来源:https://www.hfss.gov.cn/ssyw/ssyw/11451491.html | 作者:合肥蜀山发布 | 发布时间:2025-06-13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合肥蜀山公安分局以 “蜀山飞鹰” 守护辖区平安网,联合新空安将无人机深度用于警务实战,打造“专业 + 机制 + 大数据” 警务模式,构建起4台大疆机场形成“5 分钟响应圈”。

“自检完毕,航线已设定,准备起飞……”近日,在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小庙派出所的大疆机场无人机停机坪,伴随着“嘀”的一声,一架警用无人机完成自检后,迅速升空,开始执行定点巡航、数据回传等任务。同时,在赛事指挥室,民警通过5G通讯实时接收高清图传画面,动态监测路况与治安态势。这精彩的一幕,正是蜀山分局警用无人机飞行平台竞赛的场景,也是联合新空安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向科技要警力的生动实践。

参赛选手沉着冷静地完成飞行实施、图像回传等比赛项目。

多点布局,织密“空地一体化”防控网

如今,无人机已深度运用到蜀山各类警务实战场景,甚至延伸至基层派出所接处警工作中,“空中警察”全天候、全时段巡逻防控,在案件侦查、应急救援、治安防控等方面迅速形成高效技战法,不断提升市民的安全感。

警用无人机空中巡视商业街区,守护“烟火气”。

“请注意,无人机发现小庙西街与建设路交口发生机动车与电动车剐蹭,请附近警力立即处置!”日前,小庙派出所的勤务指挥室内,值班民警通过实时回传画面发现交通事故,迅速指令巡逻民警奔赴现场。途中,派出所接到双方因事故责任争执的报警。接警民警通过电话安抚情绪激动的驾驶员:“请保持冷静,警用无人机已在现场录像,我们马上就到。”此时,无人机悬停在事故点20米高空,从多角度清晰拍摄车辆碰撞痕迹,不仅迅速完成责任认定,调解工作也同步展开。从发现事故到双方签署调解书,全程仅耗时30分钟,较传统处置流程缩短一半时间。

通过无人机空中取证快速处置轻微交通事故

据了解,蜀山公安无人机应用推广由李先锋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牵头,“我们依据人流密度和治安复杂程度,在景区、商圈等重点区域布局大疆机场停机坪,目前已建成4个,在建1个,覆盖密度居全市县区首位。”李先锋介绍,这些停机坪配备自动充电、气象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无人机接到指令后30秒内即可升空,以停机坪为圆心,形成辐射15公里的“5分钟应急响应圈”。

“飞手”专业化,铸就无人机实战核心力

夜幕降临,海卉花市人流如织,在南七派出所辅警闫景隆的操控下,闪烁着红蓝警灯的无人机升向夜空。商户刘先生感慨:“看到无人机就知道警察在守护,安全感满满。”

闪烁着红蓝警灯的无人机夜空巡逻,守护安全。

“飞手队伍的专业化是无人机实战效能的核心。”闫景隆从警16年,2024年11月取得警用无人机驾驶资格(UM证)的他已带出4名“徒弟”,成为所里飞手骨干,在他的带动下,全所30%的民警、辅警考取了无人机操作证书。

“我们将无人机飞行操作纳入民警战训日常课程,构建‘理论+实操+模拟’课程体系,推动飞手队伍从‘会飞行’向‘能作战’升级。”李先锋说。截至目前,蜀山区配备了无人机8架、“飞手”100余名,为公安工作赋能增效。

飞手队伍从‘会飞行’向‘能作战’升级

向新而行,拓展低空警务新场景

警用无人机还在各类大型活动安保中大显身手。每当合肥体育中心举办大型文化演出活动时,数万人涌入蜀山,许多观众也目睹了警用无人机编队的“科技秀场”,智能喊话器疏导密集人流,全景镜头实时回传立体安防态势。“过去单纯依靠步巡,由于视野受限,一些突发警情难以及时发现,运用无人机巡航可以动态掌握现场车流和人流情况,进行科学的管控决策。”李先锋介绍。

地空联动,实现警情快速响应

据了解,该局依托“无人机+AI大模型”技术,积极探索应对各类突发场景的技战法,如挂载烟感报警、高空喊话等技术模块,持续扩大无人机在警务场景的现实应用,不断提升低空警务效能。

无人机技术与各警种业务深入融合,是蜀山公安推进科技兴警、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的有益探索。下一步,蜀山公安将持续探索创新智慧警务新模式,丰富无人机应用于警务实战新场景,切实解决传统警务工作中的诸多难点堵点,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蜀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