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空中科技  共筑公共安全
INEWS / 新闻中心
无人机行业纵览(6月19-25日)能源大动脉;FH-98;端午飞龙;安保;长江智慧监管;生态监测;秸秆巡查;排污巡查;野游;高速监管;青少年大赛
来源: | 作者:新空安 | 发布时间:2023-06-26 | 169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机行业纵览— 2023年6月19-25日 —华东能源大动脉吉泉线合肥段于6月中旬具备无人机网格化全自主远程巡检能力。只需在50余公里外的国网合肥输电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内发出指令,或者依据提前设置的程序,8台无人机定时对合肥段的54公里吉泉线和500千伏直流龙政线等超特高压线路进行巡视。这样一来,过去三个月一次的吉泉线精细化巡检周期缩短至1周左右,线路通道全覆盖巡视由1周缩短至10分钟左右,...

无人机行业纵览

—   2023年6月19-25日   —

华东能源大动脉吉泉线合肥段于6月中旬具备无人机网格化全自主远程巡检能力。只需在50余公里外的国网合肥输电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内发出指令,或者依据提前设置的程序,8台无人机定时对合肥段的54公里吉泉线和500千伏直流龙政线等超特高压线路进行巡视。这样一来,过去三个月一次的吉泉线精细化巡检周期缩短至1周左右,线路通道全覆盖巡视由1周缩短至10分钟左右,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均大幅提升。

“吉泉线全长3000多公里,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它将新疆清洁电力源源不断输送至华东地区,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动脉’。”今年2月起,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对吉泉线合肥段进行实地勘查,先后在庐江县钱庄村等地建设完成8座大疆机场。

3.jpg

华东能源大动脉有了无人机“护卫队”

大型无人机FH-98国内首次夜航转场成功。6月20日凌晨从陕西榆林榆阳马合起飞,航程100公里,历时40分钟,顺利降落在神木西沙机场。

FH-98型无人运输机是以运-5B型运输机为基础平台,最大起飞重量5.25吨,最大任务载荷重量1.5吨,最大容积量15立方米,飞行高度4500米,巡航速度180千米/时,最大航程1200千米,具有短距和简易跑道的起降能力,起飞与着陆距离最短仅150米。

FH-98型无人运输机2018年9月首飞成功,2018年10月16日成功开展基于物流运营场景的演示飞行试验,2019年11月3日成功完成转场飞行试验。

10.jpg

无人化航空物流愈发清晰

端午节被刷屏,深圳上演无人机游龙表演惊艳世人,完美演绎科技舞“龙灯”,有1500多架无人机在天空中进行表演,龙体进行复杂的运动,看起来非常丝滑,衔接没有丝毫停顿。

6.jpg

飞龙腾飞也是无人机表演的腾飞

端午节,各地公安坚守岗位,坚持“科技+人力”,空地一体化做好节日活动安保工作,保障端午小长假平安安康。

11.jpg

您们辛苦了!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刘亮发表讲话《以智慧长江建设推动危化品水路运输安全治理水平跃升》中表示以信息化为引擎,打造全过程智慧监管模式。以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为基础,完善VTS、AIS、CCTV、智能卡口、无人机等多维立体感知体系,提升动态感知能力,实现危化品船舶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全域可知,行为精准识别;借助智能管理模块算法,精准匹配危化品船舶信息和码头、锚地基础数据,实时感知危化品船舶、船员、货物动态,自主自动分析船舶船员违法违规行为,智能推送分析结果,实现船舶违法行为主动防、早发现、快纠正,做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依托综合保障平台融合危化品应急设备、队伍、专家等信息,实现应急资源实时可知、一图可览、一键调度,提升危化品应急处置智能辅助决策能力。

全过程智慧监管模式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实践,为其他地区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从2019年开始,由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联合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云南省气象台,在自然保护区内持续开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涵盖植物、动物、土壤、地表水、空气、雪线、林线、水源涵养、景观格局及森林碳汇等。在4年的持续监测过程中,各参与部门的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格局初步建立。在每年传统植物样方和动物样线监测的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解译数据、无人机机载多光谱数据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与风险评价、水源涵养评价、生物量和碳汇测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8.jpg

探索“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

中国电信常熟分公司与生态环境局合作,将大疆机场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秸秆焚烧“空中巡查员”,每天按时出舱起飞执行任务,每两小时巡检一次,以确保覆盖朱家桥村约17平方公里的区域。

1.jpg

自动化巡查员来了

太原太榆退水渠沿线共部署了两座无人机机场,每天不定时8次巡航,实时对水质监管平台显示报警的排污口拍照取证。“以往,水体出现污染事件后,都是人工跑到现场采样,从事件发生到出具监测结果约一周,很难追溯到污染源头。”现在无人机到达特定点位只需3-5分钟,速度快,时效性强,精准溯源沿线入河排污口偷排乱排、间歇性排水带来的水质污染。无人机在夜间能通过红外热成像,清晰查看水体情况,让污染无处遁形。

无人值守常态化巡查排污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无人机工作小组已完成110千伏以上26条线路2552基杆塔激光点云建模及杆塔自主巡检航线规划,“自主巡检”覆盖率正式突破70%,年底将实现110千伏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业务100%覆盖。

自主巡检航线带来极大便利

自入夏以来,到河边“野游”居民增多,为进一步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山东嘉祥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利用无人机耗时短、无盲区等优势,搭载喊话器,根据既定航线在辖区重点水域周边进行空中巡视,同时组织警力对辖区水域进行常态化巡逻,及时发现劝止在危险水域游泳、钓鱼、玩耍等行为,随时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不留一处空白、不漏一个区域,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4.jpg

无人机为生命值守

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加剧交通拥堵情况,一些驾驶员抱着侥幸心理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如何快速处置?交警给出的答案是——借助“无人机”。无人机高空巡逻对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行为进行查处,不受拥堵等交通状况限制,快速抵达、规范化取证、安全及时处置,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6.jpg

无人机高速查违

6月19日,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海南赛区)选拔赛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举行,来自海口、三亚、澄迈等市县24所中小学校代表队的194名选手同台竞技。

9.jpg

青少年兴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