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空中科技  共筑公共安全
INEWS /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无人机成智慧林业“绿色守护者” 空中科技赋能林业现代化管理
来源: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 作者:赵汉青 | 发布时间:2024-07-10 | 255 次浏览: | 分享到:
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公司,已有9台大疆机场被接入林业现代化管理系统,用无人机巡林也比传统的卫星遥感、高点监控、有人驾驶飞机等手段要便宜得多,让基层单位都能“用得起”,据了解,目前大疆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全国的诸多大小林场、市县林业局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系统中。一批“科技护林员”上岗作业,这些景象不仅打破了人们对这一传统行业的偏见,也照出了中国科技赋能行业发展的未来。

我们转载了环球网文章《科技赋能林业!大疆无人机守卫森林,背后是一场持续的双向奔赴》,文章讲述了最传统的林业行业是如何拥抱新技术及小兴安岭的护林故事,以及大疆科技向善的精神,为改善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发挥科技力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东北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作用巨大;东北林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乃至东北亚的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6月26日至28日,记者来到了有“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伊春,实地了解中国林业人们的作业日常,并亲眼见证科技手段如何成为东北林区保护的先进生产工具。惊喜的是,在这个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第一个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公司,已有9台大疆机场被接入林业现代化管理系统,偌大的森林已有一批“科技护林员”上岗作业。这些景象不仅打破了人们对这一传统行业的偏见,也照出了中国科技赋能行业发展的未来。

最传统的林业,拥抱最先进的科技

林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人类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从森林中汲取资源,而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让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从上古的五帝时代开始,我国历史上的诸多朝代都设立过“虞”、“衡”等保护山川的职位。

据国家林草局2023年数据,目前全国共有2.3万余个林业工作站、200余万名生态护林员正在守护着森林。在全球都面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山火频发等诸多环境问题的当下,带岭林业局公司的辖区已连续 71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我国全国的森林面积更是逆势连续40年增长、目前已达24.02%,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我们的天也更蓝、水也更清,中国的林业人们无疑功不可没。

但如今林业涌现出的更多挑战,光靠传统的经验也难以解决。一方面,守护树木远比开发木材要复杂得多,护林要涉及森林消防、灾害救援、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更多领域;一方面,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人工巡林的压力也在提高,像带岭林业局公司的施业区总面积96742公顷,森林覆被率96%,仅靠这83名巡护人员的双腿来巡护显然压力巨大;还有一方面,林区环境复杂、道路崎岖、视野遮挡严重,而一线的护林员队伍又愈发老龄化,全国许多站点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甚至50岁以上,仅靠护林员的双腿去巡林显然越来越艰难。

而从全球来看,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正在把森林作为重要的资源和手段,提升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抵减工业能源排放,这是国际大势所趋。这也为林业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种种迹象显示,林业保护的现代化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技术手段在行业生产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19年,国家林草局也曾在一份指导意见中表示,要充分运用无人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领域、草原生态系统保护领域实现生态保护智能化;2021年,国家林草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引进无人机、AI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支撑助力林业发展。

可喜的是,如今无人机的自主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算力都越来越强大,再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就成了林业等诸多行业的“神器”。像带岭林业局公司部署的9台大疆机场,可支持无人机在林场自动化巡护作业。原本靠双腿一天都走不完的7公里巡护路线,现在无人机30分钟就能巡完;原来每天每人顶多巡护3趟,现在每天每台无人机一天可以飞十几个来回。

这些无人机机场不止是好用的工具,更成了数字化管理的一个“接口”。当大疆机场接入到了辖区接警系统,一旦出现火情就可迅速飞到现场,并第一时间向后方传递现场画面等信息,大幅提升森林防火灭火效率,通过机载喊话器还能传达防火通知;在日常巡护中,对于偷猎盗伐者也有警示作用;在汛期,这些无人机也可以实时监测林区中的永翠河、大青川河这两条河流,及时发现堤坝渗漏、水位上涨等险情;另外,这些无人机机场也实现了和属地森林公安派出所的联防联控,并曾成功协助公安机关救回5名在林场走失的老人。

无人机赋能林业,一场持续的双向奔赴

带岭林业局公司可谓是“跑步实现自动化”,一步到位用上了最先进的大疆无人机机场,实现了从徒步巡林到全自动巡林、网联化指挥的跨越。但简单易用的大疆无人机能与林业如此深度的融合,背后是一场持续了多年的双向奔赴。

早在2016年,大疆就开始与林场和林业局的一线人员深入接触,探索无人机在林业的可行性应用。2017年,大疆正式成立了行业应用事业部,并推出了性能更强大、飞行更可靠、机载设备更专业的行业无人机,这吸引了许多林业用户用上无人机。

此后,有浓厚工程师文化的大疆执着于技术,不断自我迭代,推出越来越智能易用的行业无人机。大疆的飞控技术不断进化,也让无人机能在森林这种复杂环境安全稳定的飞行和自主避障;自研的OcuSync图传系统不断迭代,可实现高达10公里的飞行半径;影像方面的技术积累,让无人机的可见光和红外相机可以从远处清晰发现问题……这些“黑科技”不止让大疆在全球赢得了美誉,也为林业行业带来了切实的便利和产业升级。有用户表示,“需要抵近侦察疑似火点时,一架御3行业版无人机可以代替一个中队20多人的队伍。” 另外,用无人机巡林也比传统的卫星遥感、高点监控、有人驾驶飞机等手段要便宜得多,让基层单位都能“用得起”,据了解,目前大疆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全国的诸多大小林场、市县林业局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系统中。

这些一线用户的经验,也反过来促使大疆行业无人机的完善。大疆行业在研发新产品时会听取一线用户们的意见,甚至提前将新品拿到一线测试,并针对一线痛点完善产品、开发新功能。像备受好评的“打点定位”功能,就是大疆针对2019年广东消防在应对森林火灾时遇到的火点定位问题而研发的。另外,大疆还向各行业开放生态,鼓励同行们基于大疆飞行平台开发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也鼓励一线将大疆无人机接入自己的云系统中,像许多林业单位就将其接入防火视频监控平台,实现用AI智能识别烟雾和火焰。

愈发好用的大疆无人机,又被更多用户们选用,并被开发出了更多保护森林的新用途。例如有林场想到,用大疆无人机挂载禅思 L2 激光雷达进行林地调查,可以精准计算树木的蓄积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们想到,用挂载了禅思H30T负载的大疆无人机研究森林中的动物;环保从业者们,用大疆无人机挂载水质传感器,监测林区中的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农业学家们想到,用大疆行业无人机可以提早发现森林中的松材线虫病害,然后可以用大疆农业无人机施药处理……

用户探索用途——大疆针对性改进——更多领域用户加入……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让大疆无人机的林业解决方案呈现出如今这般形态。

科技向善,仍在进行时

从经济上看,与估值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相比,传统的林业领域对无人机的需求还处在相对初期应用阶段;从技术难度上说,研制出好用的林业用无人机需要整合进诸多的前沿科技、还需要深入一线,人力财力的投入都不会低。但大疆依然非常看好、并坚定地深耕林业这一领域,无疑是在坚持“科技向善”的理念、是承担社会责任、是在为改善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发挥科技力量。毕竟大疆并不满足于做一家无人机公司,而是“致力于成为持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技公司”。

现在,大疆的无人机技术仍在快速进步中,无人机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入,相信未来无人机在林业上发挥的作用还会更大。像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就预测,未来的行业无人机航程更长、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这样就可以巡护更广阔的区域;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畅想,未来通过长时间专项数据积累,形成智能数据库,让人工智能可以准确鉴别出无人机所拍到的是初期火灾的烟,还是正常的水雾或水蒸汽。大疆林业行业总监杨腾则表示,他们也在研究AI烟火点识别、更加精细化的报警和无人机地面端的联动等。

另外,大疆的工程师与一线用户间的协作也在持续变得更加紧密,在带岭林业局公司、在塔河林业局、在八达岭长城……我们都听到了大疆的工程师与一线用户和行业专家持续协作的故事。未来,也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大疆们出现,用硬核科技为行业发展破壁,为生产力的重新建构,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绿色时报对此进行的报道——

◎ 央视新闻:

小兴安岭开启护林新模式:无人机上岗来巡山

◎ 新华网:

科技兴林 青山常在——伊春带岭林区实现智能化巡护-新华网

◎ 我国林业系统的行业报《中国绿色时报》:

守护小兴安岭的“空中哨兵”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